含氯消毒劑是指溶于水后可產生具有殺菌活性次氯酸的消毒劑。常用的含氯消毒劑有液氯、漂白粉、三合二、漂白粉精、氯化磷酸三鈉,以及二氯異氰尿酸鈉、三氯異氰尿酸等。
。ㄒ唬┫緞┑姆定性
含氯消毒劑水溶液不穩定,易分解,遇熱、遇酸、光照、及有機物存在等因素可使分解加速。水劑應于陰涼處避光、密閉保存。粉劑的穩定性較好,含氯消毒劑一般以粉劑形式貯存,應密封、防潮、置于陰涼處。所需溶液應現配現用。
(二)殺菌作用
含氯消毒劑屬高效消毒劑,對細菌繁殖體、病毒、真菌及細菌芽胞都有滅活作用,并可破壞細菌毒素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。
含氯消毒劑的殺菌作用多與有效氯含量成正比,因此其使用劑量一般按有效氯含量計算。有效氯是指消毒劑的氧化能力相當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。
。ㄈ⒕绊懸蛩
1.溶液pH值:pH值對氧在溶液中的殺菌作用影響很大。次氯酸的形成與pH值有關,pH值越低,次氧酸形成越多,消毒效果越好。pH值升高,一部分次氯酸水解,形成氫與次氯酸根離子,而推動殺菌作用。
2.濃度:在pH值、溫度、有機物等不變的情況下,有效氯濃度增加殺菌作用增強。
3.溫度:溫度升高可加強殺菌作用。但一般不能對次氯酸鹽溶液加熱,否則會使其分解,反而降低殺菌效果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
4.有機物:有機物的存在可消耗有效氯而影響殺菌作用,低濃度溶液受有機物的影響更明顯。相對來說,有機物對二氯異氰尿酸鈉殺菌能力的影響比對次氯酸鹽的影響型小。
5.碘、溴、醇及銅、銀離子等金屬離子可增強氯的殺菌作用。
6.配伍成分的影響:商品復方含氯消毒劑西文中常加入穩定劑,以處長貯藏期。穩定劑使有效氯釋放速度減慢,而減弱殺菌作用。復方消毒劑其它配伍成分對消毒效果也有一定影響。因此有效氯含量相同的不同配方消毒液,作用同樣時間,可產生不同的消毒效果。
(四)毒性與腐蝕性
含氯消毒劑無致突變作用,無蓄積毒性或低蓄毒性。其毒性通常為使用過程中釋放出的氯氣產生的毒性作用。氯氣對人的呼吸道、皮膚黏膜和肺等其他器官傷害作用很大,可使皮膚干燥,眼睛流淚。氯濃度較高或接觸時間較長時,常能引起呼吸道病變、細支氣管炎、肺炎及肺水腫;吸入高濃度氯,可很快造成死亡。液氯可引起皮膚凍傷。次氯酸鹽類的溶液或干粉濺入眼內可導致燒傷。含氯消毒劑對金屬有腐蝕作用;對織物有腐蝕與漂白作用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
。ㄎ澹┻m用范圍
適用于餐飲具、水畜舍、疫源地、環境等的消毒。
。⿲嶋H應用
根據有效氯含量,將含氯消毒劑配制成所需濃度溶液,可通過浸泡、擦拭、噴灑等方法消毒。也可應用消毒劑干粉直接消毒。
1.浸泡法:將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裝有消毒劑溶液的容器中,加蓋。對細菌繁殖體污染物品的消毒,用含有效氯2000mg/L的消毒液浸泡10min以上;對肝炎病毒結核桿菌和細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,用含有效氯2000mg/L的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。
2.擦拭法:對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。所用藥液濃度和作用時間與浸泡法相同。
3.噴灑法:對一般污染物品表面,用1000mg/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(墻面:200ml/m
。┳饔30min以上;對乙型肝炎病毒(HBV)和結核桿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,用含有效氯2000mg/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(用量同前),作用60min以上。對含有人類免疫缺陷病毒(HIV)或乙型肝炎病毒(HBV)的血液溢出物,用此劑量進行噴灑消毒。
4.干粉消毒法:可直接將含氯消毒劑干粉加入排泄物中對排泄物進行消毒,消毒劑用量約為排泄物的1/5,略加攪拌后,作用2~6h.醫院污水消毒,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/L用量加入污水中,攪拌均勻,作用2h后排放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
。ㄆ撸┳⒁馐马
1.含氯消毒劑不穩定,應避光、防潮、密封保存;消毒液配制前應測定有效氯濃度;所需溶液應現配現用。
三氯異氰尿酸分解2.未加防銹劑的含氯消毒劑對金屬有腐蝕性,不應消毒金屬器械;加防銹劑消毒金屬器械后,應用無菌蒸餾水沖洗干凈,擦干后使用。
3.配制漂白粉等粉劑時,應戴口罩、橡膠手套。
4.對織物有腐蝕和漂白作用,不應作有色織物的消毒。
5.餐具消毒后,應及時用清水沖洗。
6.消毒時,若存在大量有機物時,應提高使用濃度或處長作用時間。
7.用于污水消毒時,應根據污水中還原物質含量適當增加濃度。